9月6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在天津调研时提出了“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相互影响”的观点,引起网友热议。许多人认为,这是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新认识,将党风廉政建设推到了一个新的层面,有利于从“官风”与“民风”两个方面整体考虑解决风气问题。
一是认为二者相互激励、相互映衬,“方向上上下流动,作用力上互通彼此”。舆论认为,党风政风自上而下作用于社风民风,社风民风自下而上影响党风政风。我们党有8000多万党员、在13亿多人口的大国执政,各级政府官员大多都是党员。在一定意义上,党风就是政风,而党风、政风在百姓眼里就是“官风”,“官风正则民风淳”,民风则透视和折射党风、政风。军事科学院政治部副主任曹效生认为,风成于上,俗成于下。触及深层次的执政文化、执政风格和执政机制,深刻影响干群之间的关系格局,不断催生时代风尚。而继承几千年来风俗习惯形成的社风民风,其糟粕和消极部分又影响腐蚀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,造成官场陋习。民进中央副主席蔡达峰认为,风气是普遍的意识和行为,具有很强的传导力。坏风气的扭转或好风气的营造,都相当困难。党风建设不是孤立或封闭的,与社会风气是相互影响的。
二是认为二者相互影响的力度不同,体现为“上行的潜移默化,下行的立竿见影”。“清风起松海,正气贯重山”。好的风气是社会发展一双“隐形的翅膀”,能够扬善扶正。社风民风影响党风政风,是通过百姓日常生活和社会文化,以渐进的、潜移默化的方式体现;而党风政风影响社风民风,以政令、政策、规范等硬性的官方手段,往往是直接的、立竿见影的。一些网友认为,党风要引领社会风气,党员干部就必须带头树立公共意识,尊重公共利益,不能把公共资源用来做人情,不能慷公家之慨,同时还要树立法治精神,维护公平正义。
三是认为二者在历史中伴生并存、各具特点,好的风气必须靠群众检验。网友认为,不良风气在任何社会任何时期都存在,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社会上奢侈化庸俗化风气有所抬头,官员“四风”问题也相当程度地存在。有文章指出,检验一时的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,人民群众是面镜子,能照出行为美丑;实践是面镜子,能照出真假虚实;历史是面镜子,能照出功过是非。网友呼吁,要解决当前官场上的不良习气和社会上的不良风气,归根到底是要从整治党风入手,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。